心事

一些关于心的事,一些随手笔记。

 

007. 无条件的爱(伟大的罗杰斯之一)

本篇主要来谈一谈罗杰斯的人格发展理论,内容稍微有些长。文中涉及几个重要概念:机体评价过程、无条件的爱、价值条件,对这几个概念的解释和举例的过程,也就是在介绍罗杰斯的人格发展理论的过程。在文末会简要介绍罗杰斯及人本主义。

 

一、机体评价过程

婴儿是根据自己的感受去评价每一个经验的,罗杰斯将其称之为“机体评价过程”。在婴儿时期,行为是由机体评价过程指引的,所以婴儿能够去觉察他们内部产生的经验,而不会去歪曲它们。伴随着机体评价过程,每一个经验都是经验本身,没有价值高低的区别,每一个经验对婴儿来说都是有趣的,都可以开放地、不带有先入之见地去探究。婴儿根据这些经验是否能够增强和维持自己的机体而对这些经验进行评价。假如一个经验能够增强他的机体,例如被抱,婴儿会感到舒适且满足,并以笑来表达;而当一个经验不能增强他的机体,例如受凉了或没有及时更换脏了的纸尿裤,婴儿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他就会因此大哭。婴儿对于事物的评价来源于他们内心的感受,是一种直接的、本能的、自然的、未经加工的感受,而不是别人告诉他们该如何感受。

因而,机体评价过程是每个人生而具有的内在向导,它指引着人们趋向自我实现。当人们信任这个内在向导时,他们就能够自由地探索有益于机体的经验。

 

二、无条件的爱

儿童有获得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的需要,他们需要他人接纳、尊重、温暖他们,并给予他们无价值条件的爱。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这种爱是对他们本人的爱,而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而给他们的爱。

我们来对比一下有条件的爱,就会对无条件的爱的概念更加明晰。有些父母会将价值条件加诸于孩子身上,要求孩子满足一定的要求才会给予孩子爱,例如,“你要做个好女孩我才会爱你”,“如果不把屋子收拾干净的话我就不爱你了”,“你必须足够聪明才能赢得我的爱”诸如此类。父母向孩子传达了只有当他们满足父母强加的一些标准时,他们才能被接纳、被爱,慢慢的孩子开始相信他们必须按照这种方式行动才能获得父母的爱,也就是他们开始相信“价值条件”。基于对爱的需求,这种价值条件慢慢取代了婴儿时期本能的机体评价过程,逐渐成为了儿童组织他们经验的向导。换言之,儿童往往以牺牲他们的机体评价过程为代价,来获得父母的爱,例如儿童放弃了自发的、顽皮的状态,通过“适宜的”、“好好的”、“听话的”表现来取悦父母。

当一个孩子内化了父母的价值条件,这些条件就会成为他的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价值条件越多,他自身的真实经验被歪曲的程度就越大。自我概念被价值条件所改变,自我实现的趋向产生偏离,外界价值条件的评判取代了个人基本的积极的自尊,真实经验和自我概念之间的不一致导致了感受的不真实表达、低自尊、防御、焦虑和防御。

无条件的爱是理想的爱,而事实上不幸的是,父母本身并不完美,他们没有能力给予我们100%无条件的爱,我们从他们那里获得的爱,或多或少会带有价值条件。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自身存在着内在的冲突。

 

三、价值条件带来的冲突

我们提到,价值条件引发儿童自我概念和内在经验之间的冲突。举两个栗子。

栗子1:一个母亲传达给女儿这样的信息:她对弟弟的讨厌是不被接受的。这个女孩认为为了得到母亲的爱,她必须做一个好女孩,所以她会接受母亲的观点,否认自己对弟弟的这种讨厌。在这个过程中,她学习到了“我的感受是不被接受的”,而不是“我可以讨厌弟弟(我的感受被接受),但我不能伤害他”。

栗子2:一个小男孩受到伤害,或者是因为面对困难而感到无助,他哭了。父母因为惩罚他并嘲笑他。小男孩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的是“我不可以有受伤害的痛苦感受,也不可以想要依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会压抑自己对于伤害和无助的感受,变得极其独立,以便能赢得父母对他的赞赏。

这两个栗子展示了,一旦外在强加的价值条件取代了机体评价过程,孩子学会了压抑、否定、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当被压抑过的这些感受(如栗子中的讨厌、受伤害、无助想要依赖)再度被唤起时,孩子无法识别这些感受,只能继续一味地压抑,这样依赖他们便失去了与自身内在体验的联系。

对于儿童来说,只有当自我经验同他人的反馈一致时,他们才会体验到积极的自尊。例如,一个小女孩觉得自己有拉小提琴的天赋,周围的人也告诉她她确实有这样的天赋。自我价值感的形成,依赖于他们与重要他人互动时习得的价值条件。一个有太多价值条件的孩子,不能对自己的经验保持开放、接受自己的感受、活在当下、自由的作出决定、拥有信任,同时拥有敌对和喜爱的感受,拥有创造力。他们的自我感受是矛盾的。

 

四、协调自身需求与社会化的关系

显然,儿童需要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以适应家庭和社会的生活。很多时候,他们不能按照自己所有的内部需求来行动,或是让内部需求立即获得满足。因为世界并不是完美的,而且自身的需求往往会与其他的需求相冲突。例如,父母不可能随时随地地满足婴儿的需求,因为父母有时会有自己的需求。此外,父母也不能允许孩子伤害兄弟姐妹或其他的小孩。因此在帮助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所采用的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前文栗子1中讨厌弟弟的小女孩,父母可以试着去理解女孩的感受,同时设定限制:“我知道你对弟弟很生气,但你不能伤害他。”女孩可能会感到沮丧,但她不会否认自己对弟弟的真实感受,同时她能够学会体验自己的感受并以一种更能被社会接受的方式来疏导它。

 

五、儿童的生存策略与习得的冲突

前文栗子2中哭泣的小男孩,如果父母羞辱他“真正的男子汉是不哭的”、“闭嘴,否则我会让你哭得更厉害”,或者父母否认孩子的感受“你并不讨厌你的老师”、“你根本就不伤心别演戏了”,那么孩子就会对自己的感受感到困惑。他可能正在感到悲伤和愤怒,可父母却说这些感受并不存在,如此一来,他该信任什么呢,是信任自己的内在体验,还是父母告诉他的体验?

如果孩子不在意父母的话,他就会面临失去父母的爱和赞赏的风险。如果孩子不在意自己的内在体验,而是努力取悦他人、听从价值条件,那么他将丧失自身的感受。我们很容易发现儿童是如何变得不再信任自己的内在体验的,儿童必须要生存,所以他们通常会选择父母的关注和“爱”。

当价值条件开始弥漫,机体评价过程也就丧失了功能。对自我的察觉被削弱,从而不能够体验或识别属于自我的感受,将会造成什么局面呢,例如当一名女性被丈夫言语或身体虐待时,她甚至不会感受到愤怒和伤心,因为她认为这是自己应得的。

当人们不能允许自己拥有自己的感受时,他们经常会感觉到空虚、虚伪、不真实、缺乏真诚。缺乏个人感受上的真诚会导致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分裂或不一致,这便是焦虑、抑郁和防御性关系的根源。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几乎可以说这些是我们从幼儿时期起后天习得的。

 

 ---------------------

罗杰斯及人本主义简介

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当事人(来访者)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

人本主义理论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人本主义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人本主义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 

写在最后的一些感想

罗杰斯的人格发展理论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对于我个人来讲,是十分伟大的,伟大在他对于人性的假设是慈悲、温柔且有力量的,这是我个人极其认同的,且这样的假设对于人类整体的发展有着积极乐观的影响。这一篇是人格发展理论,我特别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到这个理论,并且用以指导自身发展以及对孩子的养育。我们的父母都不是完美的父母,我们也不是完美的我们,但我们都可以了解,我们身上似乎无法摆脱的、我们对其无能为力的冲突和矛盾从哪里来,将要走向哪里;我们也可以了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地去自我整合,去减轻冲突和矛盾;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走向更加自由的自我。

接下来应该会继续写罗杰斯系列之二防御,之三整合吧(又立flag…)。

 

这个lofter账号所写都是从书本中摘录的,有的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做了一些更易读的逻辑梳理。初衷是写给自己的,有些也分享给朋友们。看到有素不相识的lofter评论说“谢谢”,我想说我非常非常理解你们在感谢什么,因为我也是这样感谢文中的内容的。有的lofter发了站内信,想要咨询一些问题,但是很抱歉,我现阶段没有能力来给予专业上的帮助,希望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帮助。

祝福大家,也祝福我,祝福我们都爱自己,祝福我们逐步走向自由。

  7
评论
热度(7)

© 心事 | Powered by LOFTER